投稿
|

您当前的位置:工业设计>> 学术平台 >> 权威聚焦

权威聚焦

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教授专访!

来源:《工业设计》杂志     时间:2018-01-16

blob.png


简介:

李劲堃,1958年生于广州,广东南海人。1982年毕业于肇庆师范专科艺术系油画专业。1987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专业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任中国画系副主任、广州美术学院教务处处长。2002年调至广东画院,曾任广东画院专业画家,广东画院创作室主任、广东青年画院院长。2010年调至岭南画派纪念馆。2014年调至广东省文联,曾任广东省文联专职副主席。2017年调至广州美术学院。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一级美术师。

主要成就:

《大漠之暮》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幻象》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获学院一等奖;《良宵》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1991年《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获广东省庆祝建党七十周年美展铜奖;1993年“广州美术学院建校40周年教师作品展”一等奖;1993年广东省“南粤教师育人优秀教师”;2002年入选中国当代国画名家系列展览广东当代名家十人优秀作品赴北京展览;2011年首届广东省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2013年广州美术学院“德艺双馨”杰出教师;2015年被选入“广东特支计划——宣传思想文化领军人才”。

2011年策划、组织“岭南画派在上海”国际学术研讨会,主编、出版《岭南画派在上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和《岭南画派在上海历史文献图录》;2008年起策划、启动“百年雄才”项目,于2011、2012年分别在广州、北京举办“百年雄才——黎雄才艺术回顾展”,同时举办“百年雄才黎雄才艺术回顾展”学术研讨会,主编、出版《百年雄才》1-6卷系列丛书;2013年策划、组织“国画复活运动与广东中国画”国际学术研讨会,主编《复活运动与广东中国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卷;2013年启动策划杨之光艺术研究项目,于2015年在广州举办“扬时代之光——杨之光艺术研究展”,并主持“扬时代之光——杨之光艺术研究展”学术研讨会,着手编辑出版《杨之光艺术研究》丛书;2017年策划、组织举办“曙色——二十世纪前期广东中国画变革之路”文献研究展。

出版有《李劲堃近作集》、《当代逸品•李劲堃》、《意中融变·象外追维—李劲堃重彩画回顾展作品集》、《大家讲堂•当代国画大家范本鉴赏—李劲堃卷》、《问道雕虫·李劲堃花鸟作品集》、《笔墨新体—李劲堃卷》等。


blob.png

千年结 310cm×600cm 纸本设色 2003年(完整图)


李劲堃教授出生于广东书画世家,父亲李国华是中国著名的岭南山水画家。纯正的家学背景为他奠定了良好的艺术基础。进入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学习后,他师从著名画家陈金章教授、梁世雄教授,专攻唐宋山水画研究,并多次问学于黎雄才先生。他的创作从传统国画到西方油画,然后又从西方油画回归到中国国画,特殊的经历造就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即便是那些蕴涵西方绘画视觉效果的作品,其内核也依然是充满着传统国画的元素。作为画家,李劲堃教授主要专注于山水画的艺术创作,其作品连续三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奖;作为岭南画派纪念馆馆长,他筹备并举办过众多有影响力的展览;作为美术学院教师,他以一代代师徒间的言传身教,传承着前人的匠人精神,修正着中国画学术发展的方向。本期,我刊邀请到李劲堃教授做客权威人物栏目,下面就是他在接受本刊专访中的分享:

1、本刊主编:李院长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刊的专访!广州美术学院是中国最南部的美术学院,而我们杂志在中国最北部的省份,虽然我们一南一北,但是我们还是非常关注广州美术学院在艺术和设计领域的发展的,而且广州美院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倡导设计专业在校生参与社会项目实践的美术学院,一直是中国设计专业发展的一面旗帜。作为新一任的院长,您能谈谈广州美术学院未来在教学和研究方面的主要发展方向吗?

李院长:如果说二十世纪前期,广东在洋务运动、新国画运动、新兴木刻运动,挟全国在清末民初一口通商的环境下。随着辛亥革命民族改良主义、亚洲国家求新求变的诉求,使广东在二十世纪前期,站在民族求存、文化求变、人们觉醒的重要时期,特别是“二高一陈”的岭南画派,在传统的绘画状态下,提出国画变革的口号。以“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口号,成为中国美术由传统走向现代发出的先声。使广东在二十世纪到改革开放,都一直以“变革唯新”的要旨,活跃在近现代美术潮头。新中国成立之后,53年以中南艺术学院、华南人民艺术学院、广西艺术专科学校组建为中南艺术学院建址武汉,58年迁至广州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在早年的洋务运动,新国画、新兴木刻的基础上,以完整的美术学科、齐全的状态成为中国美术教育重要的教学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广东人以敢为人先,在美术创作、艺术观念方面,引领着全国美术创作,特别是设计学科,成为中国设计教育的重要标志,而影响全国。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各地的美术与创作,现实出了多元和发展迅猛的态势。广州美术学院目前应该立足本土,以区域特点,继续以国际的、中国的、岭南的视野,形成二十一世纪广州美术学院的特点。正如“广东百年大厦”在北京推出,首次全面推出广东在近百年的中国美术史上的贡献。近65年的广州美院,正做好学术研究与整理,总结出一条广美的美术教育体系,并在这个基础上,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走出一条属于广美自己的发展道路。


blob.png

淡淡花雨扑面来 214cm×375cm 纸本设色 2000年


2、本刊主编:李院长,其实很多人对您的了解都源于岭南画派,以及后来的岭南画派纪念馆。特别是业内还有一种说法,说您是中国岭南画派在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这是极为特殊的评价!我们认为这是将您放在了当代岭南画派传承者的位置上。您能谈谈岭南画派的特点,及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创作思想和艺术主张吗?还有,您曾经工作过的岭南画派纪念馆,它建立的初衷和意义又是什么呢?

李院长:纪念馆是我工作的地方,我受岭南画派重要画家的教育,别人的赞誉是仅以近年来岭南画派纪念馆的研究与成果来认为的,但这其实是一个有责任的团队的努力成果,建馆近三十年来几代人的宗旨是:以研究岭南画派在二十世纪中国美术过程中,特别是新国画以来对中国美术的影响的作用。我想以纪念馆在2002年的一个国际研讨会活动回答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并通过贵刊把这个内容得以传播:

在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发端广东的岭南画派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为代表的岭南画派画家主动选择和吸收中外文化艺术营养,兼容并包,勇于革新,开拓出创作题材广阔,现实关怀深刻,表现手法新颖,高剑父先生在“我的国画现代观”中明确提出“新国画”的概念,研讨中以大量的文献和图片,记录在抗战期间在西北的一系列写生活动与创作,突破传统样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美术现代发展,我认为三、四十年代岭南的写生与五、六十年代李可染先生等,傅抱石先生等的写生活动,构成新国画以来影响全国的以写生带动创作的现代中国画的方法形成。

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岭南画派还是被一些人误认为囿于广东一地的绘画流派。二十世纪前期,岭南画派与其他地域的相互流动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对岭南画派美术革新活动辐射其他地域的历史事实往往有意或无意地遭到忽视,因而无法对岭南画派作出全面正确的评价。事实上,岭南画派画家主要活动区域除广东之外,海内外其他地区如上海、南京、日本、印度等亦是重要的活动区域。他们兴办学堂,办报,出版《真相画报》等杂志宣传革命与艺术新观念。岭南画家在这些地区的超越艺术领域的广泛活动对于内地中国画的新国画的发生、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从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前期,中国正经历剧烈的社会转型,尤其是上海,商业贸易高速发展,各界精英云集,东西方思想文化也不断在此碰撞、融合。作为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民主革命的先驱,“二高一陈”等岭南画家以上海为舞台、宣传民主共和政治理想,同时,传播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推介美术变革的新观念。鉴于此,自2008年底开始,岭南画派纪念馆着手开展“岭南画派在上海”的研究项目,并邀请了很多国内外的知名学者加入,围绕“岭南画派在上海”这一主题,以跨学科的视野综合地开展研究,力求超越“地域”“画派”研究的套路,将岭南画派置放于近现代中国美术发展的广阔区域具有重要意义和重大影响的历史,使得岭南画派的相关研究得以深化和拓展。

“岭南画派在上海”研究除遵循传统的从史到论、论从史出的研究思路,除注重文字和图像资料的大量收集以外,还特别注重现场感,注重历史场景的复原。为此,特别举办了历史文献展,通过大量珍贵图片资料立体地展现20世纪前期时代环境中岭南画派的发展脉络,对于广东地区美术和中国现代美术的进一步发展,也有所借鉴和启迪。

我想,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无论从艺术还是从治学严谨的逻辑关系来说,正视历史的史实都是一种必须的态度。鉴往知今,“岭南画派在上海”研究对于当下中国美术,特别是广东美术的发展,亦是具有积极的意义。广东只有以“其命唯新,直面当代,立中研西,以古(内地)鉴今”,才能在新时代创作出再发出先声。


blob.png

良宵 180cm×170cm 纸本设色 1999年


3、本刊主编:我们也曾经看到过一些关于您的报道,我记得有一篇报道里面说您是一位拥有多种风格素养的艺术家。然后,我又重新的去看了一遍您的画作,发现您的作品很多都是融入了当时所特有的元素,进而形成了个人的风格。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大家所说的“多种风格素养”,我想很多人也会有这样的疑问。您能谈谈您在不同创作阶段的思想,以及多年来的创作的感悟吗?

李院长:我很早以前研究的方向就是唐宋山水,那时的山水都是在绢上面画的。我现在用的材料跟这种绢是差不多的。例如我的一张作品《唐风宋月》,局部是宋徽宗的一幅画,有人认为我这是宋画样式的延续,是把宋代绘画的不同样式重新组合起来的再表现,我感觉他观察得对。这类型的重彩作品是我研究生毕业后的阶段性探索作品,主要探索的方向是毛笔表现和驾驭毛笔的可塑性和多样性,这也是我创作生涯里面跟正宗中国画差别最大的阶段。这段时间我在追求色彩与抽象概念的结合可能性,而正好这种材料可以让我有更多的发挥空间。第一,点线对于绘画相当于文字对于文学作品,例如徐志摩可以用文字写出脍炙人口的自由体的诗句,朱自清也能用文字写出《荷塘月色》这样一种心境和夜晚的娴静,鲁迅则用文字写出犹如刀剑匕首一样犀利的散文。那么,我认为,当不同的艺术家所用不同的点线组合的时候,便会出现非常多的不同的面貌。只要艺术家能够像文学家掌握各种不同的经典修辞一样去运用自己所掌握传统的各种各样的点线痕迹,则有理由能够创造出一个让人惊讶的视觉世界。

多样性的探索,每个阶段都能够尝试新的样式,使我在学习上有非常多的愉悦。第二,毕加索也有蓝色时期、玫瑰时期和原始时期。他之所以能够如此引人注意,也是因为他睿智得让人无法设想下一步将要怎样做。他的这种状态应该也是不少画家所向往的。因此,如果我把自己局限在某一种自己轻易能够驾驭的风格样式里面,每天生产都是别人认为好的画,也许这样能为我带来丰厚的物质享受,但我对这些并不感兴趣。我想,对于某些藏家或者观众,也会期待画家能够不断创作出不同的、有创造性的绘画作品。

我的探索,就在于建立属于自己的绘画形象。例如我的作品《千年结》,如果你能细节观察,我这幅画有几个层次,第一就是勾勒细致的层次;第二则是半具象,半抽象的层次;第三则是完全大写意的层次。意思就是我们千百年来,无数画家都在为笔墨紧紧于怀,不断穷尽一辈子的力量去探索。这种错综复杂的追求的痕迹犹如这样的千年结。从一开始到目前,有不少人都不认为我这幅是国画,但我自己也从来没有标榜这是一幅国画。我感觉自己只是作为一个画家,在需要表现的时候,就拿起毛笔尝试表现出让人惊讶的笔墨驾驭能力;但当我要宣泄自己感觉的时候,我又似乎能够完全摆脱那种陈旧的样式。但从我的作品中,如果按照中国画发展的阶段来分,甚至可以看出唐宋元明清不同朝代的发展脉络。

风筝可以飞到多高,决定在于拉风筝的人,中国的传统就是风筝的线,现代观念则是迎面吹来的风,艺术家的视野决定于风筝走得多远和飞得多高。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探索的时候,需要不断向前看,但是要把传统作为坐标,通过这样的坐标可以反映出艺术家所能走的高度和广度。而并非漫无目的地在茫茫的艺海中漂浮。而我感觉自己的绘画,是在大的传统格局下,我所做的一些尝试。


blob.png

晚钟 145cm×185cm 绢本设色 1993年


4、本刊主编:李院长,我们都知道您曾经策划了“百年雄才”纪念黎雄才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系列展览,并且提出了“工匠精神就是研究与奉献的精神”。同时,您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也一直秉承着老一辈艺术家的“匠人精神”。在当前浮躁、经济利益为先的社会现实面前,您认为青年一代艺术家该怎样做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呢?或者是说流淌在中国青年一代艺术家血液里的应该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情怀呢?

李院长:现在的弊端是太多展览,不少人为参加展览,而非常功利地去纠缠一张作品。这便导致艺术家没有了真正思考和安静探索的时间。作为一个画家,一个文学艺术领域钻研探索的工作者,最大的宿命应该是“被人选择”,而不能自己主动去做太多形式上的事,变成“自我选择”。艺术家应该安安静静地去钻研探索一段时间,然后阶段性地展示出来与人交流,发现了毛病再钻研一段时间。现在不少画家不断展览,而展出的作品几乎都不成系统,有探索性、代表性的作品很少。我感觉他们更像表演家,真正做学问的则非常少。我认为花几年时间,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好比如我们花了三年时间做“百年雄才”的展览,为的就是要把这样一个课题做到自己认为够精、够全、够深了,才算满意。又例如我再2012年举办的“问道雕虫”的题材。其实正因为深入地对这些“雕虫”的探索,才形成了非常扎实的功底。

我认为当代的青年艺术家,有聪明的学习能力,他们的知识量比任何时候的艺术家都丰富。只有做到下面几点,我想,未来的一代艺术家才会根据国际性:(1)必须有板凳能坐十年冷的坚守;(2)懂得审问,善于明辨,贵在笃行;(3)艺术家要清楚地知道,只有服务社会,关注社会,社会才会关注你,艺术家与国运、文脉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多年来,教师和画家的身份,以及众多的社会职务使李劲堃教授练就了独特的创作语言。作为当代岭南画派的代表人物,他始终坚守着一个艺术家的创作姿态:深入传统探究前辈大师的创作精髓、精研画学凝练出具有独特美学价值的笔墨符号,这也使他的山水画创作达到了一种“意境深邃”、“笔墨精妙”的艺术境界。现在,作为广州美术学院的院长,李劲堃教授肩上又多了一重推动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和传承、培养青年一代艺术家的责任。在未来,李劲堃教授将继续带领中国岭南画派和广州美术学院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当代发展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感谢李劲堃教授在本期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