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

您当前的位置:工业设计>> 学术平台 >> 权威聚焦

权威聚焦

天津美术学院院长邓国源教授专访

来源:《工业设计》杂志     时间:2018-01-16

timg.jpg


邓国源:1957年生于天津,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现任天津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南德克塔大学荣誉教授、德国哈雷美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协会会员。



学术主张

艺术创作是一场自我挑战的实验,而艺术教育更是不能缺乏先锋性和探索性;艺术家应该具有的一种实验精神,一种突破传统、用创新思维来进行创作的精神;对美术教育与学院管理的深入研究是当代艺术家必须面对的一种责任!

今年,纽约时间4月8日至14日,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天津美院院长邓国源教授及其作品出现在纽约时代广场的纳斯达克大屏幕上。纽约作为世界艺术的中心,同时也是传播艺术的最强阵地,屹立在其时代广场的纳斯达克大屏幕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媒介。邓国源教授带着中国艺术家的荣耀,在为期一周的时间内,使纽约时代广场散发出东方的艺术之光。这不是邓国源教授第一次出现在世界重要的舞台上。在去年刚刚结束的第10届夏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邓国源教授的大型装置作品《诺亚花园》受邀在论坛主会场展出。作为10年来唯一走进夏季达沃斯论坛主会场的中国艺术家,其作品以全新的语境诠释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精神与物质的普世命题,体现了“时间与空间”、“真实与虚幻”、“传统与当代”的观念表达。会议期间,邓国源教授还进行了题为《转型时刻艺术何为》的演讲。本期,我刊特别邀请到了邓国源教授做客权威人物栏目,就他个人的艺术创作,以及实验艺术在天津美术学院的发展等问题接受我刊专访,深入探讨实验精神在当今艺术创作和教育发展中的意义。


个人成就

国际:

2016年,“An Atlas of Mirrors”新加坡国际双年展,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2014年, 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中国艺术家巴黎邀请展

2011-2012年,个人展览《在花园——邓国源作品巡回展》美国巴克奈尔萨米克美术馆、美国新伦敦城艺术中心美术馆、美国雪城威尔豪斯美术馆

2009-2011年,《笔触与表现—邓国源、罗瑟琳•理查兹作品展》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巴克奈尔大学萨米克美术馆,美国

国内:

2017年 中央美术学院“教学相长”第三届学院实验艺术文献展

2016年,个人展览《诺亚花园》北京红砖美术馆

2016年,夏季达沃斯新领军者年会主会场,独立艺术展出项目,天津梅江会展中心


本刊主编:邓院长您好!感谢您接受我刊的专访!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您最新的装置作品《废园》,非常的震撼,您能谈谈创作这件作品的初衷,以及您是如何表现的吗?

邓院长:好的。你提到的这件作品其实是我对去年“自然和人的关系”这一创作主题的延续,而且也是我最近一段时间一直比较关注的问题,初衷是想要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在表现上,主要是力图将传统文化中的审美和欣赏转换成当代人们对汽车工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关注。在创作时,我将大约十吨的、被压碎的汽车壳废屑铺在地上,并且做了古代文人的赏识处理,从而形成巨大的发差来突出这一主题。针对这一主题,我以后还会进一步深入思考。


本刊主编:谢谢邓院长的分享。据我所知,在业界,您被誉为“中国最具实验精神的院长”,我想这跟您多年来从事实验艺术创作是分不开的。您能从创作的视角来谈谈实验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区别吗?

邓院长:我只是对实验艺术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是你提出的问题我认为很重要。要了解实验艺术就必须认清实验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区别,我想也就是实验艺术的特征。当代所有的艺术都在朝着激发欣赏者主动参与的方向发展,而实验艺术本身就是一个只有欣赏者参与进来才能感知的艺术形式,实验艺术之所以有别于其他艺术形式,也就在于此。我去年创作的《诺亚花园》就是本着这个原则进行构思的。欣赏者必须到参与到实验艺术中去,才能欣赏和感受到这件作品的内涵。并且,实验艺术的欣赏视角从一开始就是基于欣赏者的。一旦参与到作品中,欣赏者就能够很快接受到作品传递的信息、直接面对问题,从而进行直接交流,这是其他艺术形式不具备的优势。


本刊主编:邓院长,正如您所说,从创作之初实验艺术就具备了优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特征,那您最初在天津美术学院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本科和硕士专业进行教育实践又是基于什么样的思考?如何做的呢?

邓院长:作为中国八大美术学院之一,我们天津美术学院建立之初与其他七所美术学院一样,都是模仿法国和苏联的教育体系,无论是专业建设还是课程设置都是在一个传统的板块里运行,而不去关注当代发生的事情。这其实是有悖正常的事物发展规律的,因为所有的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天津美术学院在分析自身情况的基础上着力突出自己的特点,以避免同其他美术学院同质化发展的问题。也正是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全力发展和打造与世界同时起步的、具有当代艺术特征的新专业。最开始是在2002年,我们率先在国内成立了集多媒体设计、移动媒体艺术、动画、摄影、综合绘画等专业于一体的学院,主要是以学院的建制搭建一个对当代艺术进行教育的平台,当时叫做现代艺术学院。那个时候这些专业都是与欧洲美术学院的专业设置相对应的。在随后发展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与欧洲美术学院同步的国际化发展模式。随着当代艺术在世界范围内不断的交叉融合和教育深化,我们又与时俱进的将最初现代艺术学院中的专业进行整合,最终建立了今年的实验艺术专业,这也是希望天津美术学院在未来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在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在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专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具有本科和硕士培养能力的专业了。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在本科阶段主要是率先设置了教授工作室制(Work shop),在以工作室来进行教学的基础上,还每周利用一天的时间聘请一些外籍教授、知名教授做教学,我们将其成为“Open day”。力图通过这种模式打破传统的专业界限和年级界限;在研究生阶段,我们主要是基于自由、思辨和创新三条主线来培养。我个人比较主张尽量减少研究生课堂教学层面的内容,将重点方法对学生个性培养的缓解。具体的方式是将课程教学环节纳入到创作中,有针对性的进行一对一的创作教学,在共同交流、制定创作方向和制作的过程中,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在共同完成一些东西的同时使学生的思想和创作能力等到升华和提高。


本刊主编:邓院长,您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咱们天津美术学院希望能够在当代突出自身的特征的问题,特别是我发现您在具体的艺术教育层面已经是将实验艺术设置为一种国际化专业,并力图使天津美术学院的实验艺术专业在国际上也能够树立一面旗帜。最重要的是我们看到您已经在今年的创作中进行了一定的尝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们非常想知道您认为在未来,实验艺术在中国将会朝着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去发展呢?换句话说,在中国,实验艺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呢?

邓院长:据我了解,现在国内很多美术学院、艺术学院以及综合大学的艺术学院都开设了这个专业。我想慢慢的随着我国艺术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剧,以及我国艺术教学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在当代艺术审美嬗变的催化下,这个专业将会得到更多的推广和关注。我们天津美术学院作为国内较早设立这个专业的学校,目前的情况是实验艺术学院已经是天津美术学院最大的学院了。我想,在当前大数据和智能化时代的背景下,这个专业在未来一定会与时代结合的更为紧密,其不仅会给一些传统专业带来颠覆性的创作理念,还会在技术层面使传统专业获得新的创作方法。在当今这个信息的时代,变革是所有专业都必须直面的问题,不仅是传统专业,新兴专业更是如此,并且他们彼此之间还会互相影响,只有更多的融合科技、满足社会需要一个专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我想这也是实验艺术未来要进一步去探索的问题。

作为天津美术学院的院长,从开始的现代艺术学院到现在的实验艺术学院,邓国源教授默默的进行着他自己的艺术创作实践和艺术教育探索。2016年,多年的积淀终于使邓国源教授和天津美术学院走向了世界的舞台。2017年,纽约时代给予了邓国源教授最大的肯定。尽管如此,邓国源教授仍然保持着一个艺术家的质朴和执着,感谢邓院长在本刊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