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
|

您当前的位置:工业设计>> 学术平台 >> 权威聚焦

权威聚焦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赵志庆院长

来源:《工业设计》杂志     时间:2018-01-16

赵志庆,男,汉族,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规划行业网编委。

研究方向: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学术主张:对于中俄中东铁路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应以尊重我们共同之历史,迎接我们共同之未来为重要前提。 


blob.png

《中俄中东铁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创新中心》成立仪式


《工业设计》:赵院长您好!咱们龙江存有大量百年历史的近代建筑群,居民们亲切地称呼为“老苏联房”、“小黄房”,但近年来,关于这一建筑群落的老旧、损伤的消息也时有见闻,您作为城乡发展历史与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方面的专家,致力于中东铁路建筑群的保护修缮工作,怎样看待这条铁路及沿线建筑群的价值和生存状况?

赵院长:中东铁路是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修筑的中国境内最长的铁路,是20世纪早期工业化、近代化进程的实物例证,对东北地区近代经济发展、东北城市建设、建筑文化艺术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修建带动了铁路沿线大批城镇的兴起与繁荣,既有如哈尔滨、长春、大连这样的文化名城,也有像横道河子镇这样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铁路升级改造的实施,中东铁路建筑群的老化和损耗亦不容小觑,保护现况不容乐观,空间格局与历史风貌也逐渐丧失。特别是随着哈齐、哈牡城际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逐步深入,令部分百年小站及附属建筑与其原有使命渐行渐远,而建筑的生存在于利用,因此,中东铁路建筑群的保护问题已迫在眉睫。



中东铁路建筑群代表性建筑——横道河子机车库修缮后无人机航拍


《工业设计》:据我们所知,您领导的技术团队正在做《中东铁路建筑群(黑龙江段)总体保护规划》,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复杂的遗产群体,您能深入地谈一下在项目运行、技术支撑等方面开展了哪些具体工作吗?

赵院长:首先我们团队在这一项目的立项报告编制阶段就开始跟进,做了大量基础性、统计性的工作。资料搜集方面广泛拓展渠道,包含政府机构、文史档案馆、文保工作爱好者和志愿者等处,并派专人去俄罗斯搜集原始资料,同时配备专业的翻译团队进行相应的同期整理工作。2016年上旬完成了对我省境内中东铁路建筑遗存的全面系统调研,一方面对已登记在案的建筑进行核实,一方面注重对新发现建筑的补充记录,经历了这样一个有序、严谨的调研过程后,我们对中东铁路建筑群的信息掌握已十分详实,现在,依据真实、完整的调研资料所建立的中东铁路建筑群(黑龙江段)数据库展示平台正在不断地调试和扩充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展示平台会是从业人员和民众认识、了解中东铁路建筑群的一个重要窗口。

在我省人民政府和省文化厅的鼎力支持下,我校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于2015年10月联合成立了“中俄中东铁路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创新中心”。这一研究平台的建立也大力推进了项目的编制,深化了我方技术团队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学术联系,随时交流研究成果,碰撞研究思想。在2015年的10月和2016年的9月,举办了两届“中东铁路文化遗产保护中俄双边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均是俄罗斯从事东方史和近代史方面的专家,他们的加入极大地扩充了我们团队的技术力量。这个研究创新中心对于中俄合办兴建的中东铁路来说,也是百年后的一种文化机缘。


blob.png

中东铁路建筑群数据库用航拍照片——哈尔滨市中央大街航拍全景标注照片


《工业设计》:我们的记者前一阵去牡丹江横道河子小镇采风,并和我们分享了那里的照片,给了大家太多惊喜。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百年的风霜洗礼下,大量的“老苏联房”不仅保存完好而且至今还在使用,浓郁古朴的俄式风情吸引了大量的人气。您是小镇从昔日的默默无闻到闻名遐迩的重要见证者,对这个小镇又有哪些特殊感情呢?

赵院长:我初入小镇时,最吸引我的是小镇锁住的如画时光。暮霭光辉下是木刻楞民居顶上坦然自得的袅袅炊烟,幽静山林环抱下飘着木制芳香的教堂。身在其中,一切都唤起让人欲把这个油画质感的小镇呈现给更多人的渴望。

小镇在2007年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此后便迎来了一系列的保护及整治工作,而我们所开展的保护规划工作更致力于表达出俄式小镇的原真韵味并继而发挥其文化载体价值。

为形成小镇空间环境及社会人文现况的严谨剖析,我们的规划团队通过遥感RS、GPS野外实测去获取横道河子镇自然环境条件、文物遗迹分布现状的空间数据,并多方调研获得人口和社会经济资料等信息,科学的评估小镇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特色,并提出最利于历史街区文化资源保护的保护区规划与分类保护措施。在恢复小镇原有空间机理的同时,借助空间句法的技术手段不断修正新开拓旅游空间应对游客体验的规划方案。

除了运用保护规划技术竭尽全力保留小镇的历史,我们还以最温情的方式培植小镇的艺术未来。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横道河子小镇吸引了众多画家来小镇写生作画,如今的小镇为满足文创的需求建立了油画村,包含了展厅、创作室、画家宿舍等,更成为国内多所美术院校的实训基地,多年的创作积累,相继留下了诸多以横道河子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为题材的系列优秀作品。现在,历史文化、宜居生活与艺术创作多种元素充分融合在这个小镇中,达到了使小镇成为历史文化传媒实体聚点的新层面。


blob.png

中东铁路建筑群数据库用航拍照片——牡丹江市横道河子镇航拍


《工业设计》:横道河子小镇俄式建筑遗存中,机车库和东正圣母教堂的规模、形制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视觉印象,而这两栋重要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十佳文物保护工程”的殊荣,成为了我省首个获此殊荣的文物保护工程项目,作为此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团队,可否和大家交流一下宝贵的经验?

赵院长:横道河子机车库及东正教圣母进堂教堂,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及社会价值,为把这两栋急需抢救保护的文保单位转化为焕发新姿而不失原味的历史景观,团队前期做了大量的调查,考证研究材料、工艺、结构、功能、整体布局与风格特征。过程中,进行严谨的结构安全检测,分析破损原因,并邀请资深专家论证保护价值,多次组织保护与设计人员现场推敲方案,保证文物建筑及环境风貌不受影响和损害。

规划方案上,我们始终遵循“历史遗存的真实性,新旧材料的可识别性,工程做法的可逆性”的文物建筑保护原则。在钢结构与砌体上,没有做原状以外的任何新添加,对于不构成安全威胁的部件,做到了最少更换,避免了过度修补;修复材料则是收购了当地同时的旧砖,从材料到工艺都充分还原了建筑的历史真实性。

当然,这些设计思想的最终落地,是设计委托方——海林市文物管理所,施工方——也是我们的兄弟团队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各有担当、共同努力结果。